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核电池研究取得进展,不充电也能用2.8万年?充电

来源:中国史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截至目前,核电池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,人们在这一过程当中,将其不断完善,并且尝试运用在 航空航天领域 当中。 问题是这期间它的 电流是不稳定的 ,更不如大家想的那

截至目前,核电池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,人们在这一过程当中,将其不断完善,并且尝试运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当中。

问题是这期间它的电流是不稳定的,更不如大家想的那样高,微电流出现的频率非常高,而这些微电流是无法解决我们的需求的。因此,“不充电可使用2.8万年”在理论上确实能满足,可于现实中,却不具备太大的可操作性。

而当核动力电池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之后,我们的航天器就能依靠它飞得更远了。关于这一点,美国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就是最好的见证者,因为它所使用的就是核电池。

在你还苦恼手机电池电量不足,需要随身携带充电宝时,有没有猜到过,世界上已经有一款不充电可用2.8万年的电池准备诞生了了呢?

那么,这个所谓的纳米金刚石电池到底是什么呢?

那么,该公司宣布的这项令人震惊的进展,真的可以让我们从此迈入“不充电”时代吗?

第二点就是放射源能量损失途径和自吸收的问题,想让核电池持续不断地发电,我们首先得确保它在发电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太多不必要的能耗。

根据资料来看,纳米金刚石有四大效应,分别是小尺寸效应、量子隧道效应、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,有这些独特的效应在加上金刚石本身“很硬”的外部性能,就能让其将试图外溢的“射线”牢牢的锁在里面。

而从作为该电池制造基础的核废料物质成分来看,它其中有大量的碳-14放射性同位素,在这种情况下,科学家只需要对其进行提取,然后再经过特殊的处理,就能让其变为核动力电池且正常发电了。

因此,当NDB公司表示自己研制的纳米级金刚石电池已经进入验证阶段之后,才会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。毕竟以现在的情况来看,他们的新款电池确实兼备了密度和安全性,若是后续的测验没有问题,那么将会在电池界引发全新的革命。

早在2020年8月,美国加州的新能源初创公司NDB就宣布,核动力电池的研究和调试取得了新的进展,电池的最常使用寿命达到了万年级别。

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地位不断降低,电化学储能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,尤其是在“电车”的发展之下,新型的电池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在一众新型电池当中,核动力电池因为能量密度高、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,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。

核动力电池的新进展

比如早在1956年时,美国就制定了核动力辅助计划,简称SNAP,并且在1961年时就成功发射了载有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的导航卫星

但不管怎么说,这种进步对于核电池的发展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,而目前,在核电池研究方面,还存在着以下这些科学问题。

在知晓了核电池的原理之后,我们再来看看这家公司在核电池研究方面,取得了怎样的进展。原来,早在2016年时,这个公司就推出了“金刚石版本的电池”,此后便一直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。

充电真的会成为历史吗?其实若是单以2.8万年的电池寿命来说,它还真的有机会开启“不充电”时代,毕竟这一年限,从祖宗十八代开始使用都绰绰有余了。可事实上,这个新款纳米金刚石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没有说得那么夸张。

根据NDB的介绍,这款电池可以收集40%左右的电荷,在不需要充电的情境下,持续使用时间能达到2.8万年。

再看我国,科学家在2006年时将百毫瓦级钚-238同位素电池成功研制了出来,并将其运用在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的探测器当中。

第一个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。比如上文中所说的纳米金刚石电池,其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半衰期为5000多年的碳-14。而在核电池的研发当中,除了要考虑半衰期以外,还要关注比功率、设限种类、最大能量以及放射性核素生产方式的问题。

目前核动力电池取得的进展,还不足以直接让充电成为历史,只有等到其再被改造升级之后,才能彻底地终结如今的“充电时代”。

这一消息一经公布,立马就在“新型电池研制领域”掀起了轩然大波,毕竟使用寿命如此之长的电池,若是真的投入使用并实现量产,对于其他的电池来说,无疑是降维式打击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史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yjqks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5/964.html



上一篇: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:菜鸟送货上门达到历
下一篇:研究显示 Apple Watch在北美的配售率达到历史最高

中国史研究投稿 | 中国史研究编辑部| 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| 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| 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史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